早晨在《朝聞天下》中聽到這樣一則新聞:湖北省黃石市鐵山區(qū)一名七旬老太郭冬容,拾荒時撿到7000元現(xiàn)金,雖然老人當時又冷又餓,但她也毫不猶豫地將錢交給了警方。處理完具體事項后,她不好意思地向*借一元錢,因為她還沒有“過早”——沒有吃早飯。
這是一則典型的“拾金不昧”的例子。對于一個連早點都買不起的老人,她的行為實在讓我輩汗顏。我們不禁要問一問自己的內(nèi)心:如果是我,換成是我,在那種情況下,會不會把錢交出去?也許有的人會毫不猶豫地說:“如果是我,我當然也會交出去!”我們先不說這是不是真心話,即使這是真心話,那么,當我們真正面臨那種情況時,你會真的象郭老太那樣去做嗎?我想你無法保證,我也無法保證。因為有太多的案例讓我們對事情失去了信心:拾金不昧者周翠蘭不僅沒有受到贊揚反而成了被告;南京彭宇案的結局也讓我們心里不是個滋味。拾金不昧,不僅需良心,更需要勇氣!你無法想象拾金不昧之后會面臨一個什么樣的場面。
這不,郭老太的事跡報道出來之后,到網(wǎng)上一看,有人開始說了:這是一個瞎編的故事。甚至用雄辯的事實證明:一元錢怎么能買兩個饅頭嘛,明顯是缺乏生活常識!
不知看到這樣的言論我們做何想?我們的社會難道真的就不能做好人好事了嗎?做好人就這么難?人們真的對“善良”有了免疫力了?當初路不拾遺、夜不閉戶,這種可望不可即的境界難道就這樣一去不復還了嗎?
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中華民族幾種年來的傳統(tǒng)美德已經(jīng)不再象以前那樣的遵循了,人們眼中更多的是利益和金錢,銅臭腐蝕了人們的內(nèi)心,使拾金不昧失去了生存的空氣和土壤。
湖北這位拾金不昧的拾荒老人以她那看似簡單的行為感動著我們。試問,現(xiàn)在社會,誰還會為了死守自己的精神境界而甘愿一貧如洗呢?是你,還是我?
無*偶,在同一次《朝聞天下》中,我聽到了另一次拾金不昧的故事:
浙江明珠實驗小學六年級男孩余海波、龐海濤的父母,在接到派出所和學校打來的后,才知道這對小家伙剛剛做了天大的好事,可卻一點也沒聲張.
放學回家路上,他們撿到4萬元現(xiàn)金,兩人毫不猶豫地將錢交到了派出所。兩人回家后,甚至沒把事情告訴父母,直到派出所和學校打表揚,他們才知道兒子做了好人好事。
海濤一家三口就擠在一間三四十平方米的出租房里,海濤還有個姐姐在影視學院,正是zui花錢的時候。“我們沒啥文化,只盼孩子好。”海濤的媽媽說,只要孩子爭氣,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。
這是讓我們欣慰的故事,必竟,在我們的下一代,在我們的未來,我們看到了希望。但我們不希望這又是一個“瞎編”的故事,我們也不希望拾金不昧這種品質只能生存在“貧窮”的土壤中。真希望拾金不昧的美德能再一次在人們心中生根發(fā)芽,茁壯成長!